海期商品應該交易哪一個月分? 熱門月份怎麼看?

同時有這麼多合約可以交易,初接觸的投資人常常會搞不清楚應該要交易那個月份,不同的期貨商品掛牌可交易月份都不太一樣,有些很規律,例如小道瓊期貨掛牌月份為3、6、9、12為季月份,有些則會配合現貨市場季節 (春耕秋收或是淡旺季等),如小麥為3、5、7、9、12月。

其實最簡單的判別方式,就是以流動性為考量交易"成交量最大"的月份,也就是最活絡的月份合約。

熱門月份為近月:以小SP指數期貨為例

大多數的期貨商品熱門月份都會落在最近月合約,以上圖小SP期貨為例:照理來說應為近一2020九月合約成交量會為最大,但因為這張圖的截圖時間比較特別,再過兩天就是結算日,多數交易人都會在這幾天做轉倉的動作,於是才會有近二比近一量大的情況。可以看到之後的2021三月合約就只剩4口成交量,再下去的就完全沒有成交量,此時若要進場交易應選擇2020十二月合約,依舊遵循成交量最大的月份。

當近月合約接近結算日前,市場的部位會慢慢轉倉到次一個交易月份 (上述小SP圖為例子),造成次一月合約更為熱絡,此時建議投資人選擇次一月合約進場,除了流動性考量外,也避免最近月合約留倉部位將在最後交易日前被期貨商要求轉倉的狀況。

補充說明,上圖中代碼”M1ES&”與”M1ESU4″兩者都是指2020九月合約,其中”M1ES&”即是報價軟體中所謂的熱門月 (或稱連續月) 報價。

小部分熱門月份為非近月

雖然大部分期貨熱門月份都會落在近月,但某些商品在一些情況下,最熱門月份未必是最近月,例如東京工業交易所的(TOCOM)商品主要交易月份反倒是都在最遠月份,又例如紐約黃金期貨慣例上會跳過十月合約而直接交易十二月合約 (因為早期並沒有十月合約) 等等。

再比如LME交易所的金屬商品,與一般交易所不同 (嚴格說起LME的商品比較像遠期契約),LME三個月合約 (報價顯示3M) 是連續的合約,也就是每天開倉都是新的合約 (三個月後到期),如此的狀況又與一般期貨市場不同。

總結來說

除非有特別考量 (例如打算長期持有不希望常常轉倉者),期貨合約月的選擇應以成交量最大的月份來進行交易,方便起見可以多利用報價軟體的熱門月份報價,不過每個商品有不同的交易特性或慣例,交易前最好還是先確認清楚交易的合約月份是否有充足的成交量。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