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當選擇權純買方?

如果您對選擇權完全沒有概念的話,可以先參考這一篇選擇權OP新手投資教學,裡頭介紹了關於選擇權的四大象限、時間價值&內涵價值、位子的重要性,對選擇權這個商品有個基礎的認識了解。

什麼是選擇權純買方?

選擇權具有以小博大、看錯方向照樣獲利等等許多的特性,和傳統的金融商品有著很大的差異。

覺得小台的保證金太高? 海外期貨的保證金也好貴? 而選擇權的買方僅需支付很小一部分的權利金,就能進入交易市場參與行情,當行情出現大幅波動,可能甚至還會有數十倍獲利的機會。再者加上它的風險有限,最大損失就是投入的權利金,只要控制好每次投入的資金比例,就可以有類似於彩券的「以小搏大」的特性,所以常常被冠以「樂透」的暱稱,受到多數交易人的青睞。

之所以稱之為彩券,就表示出現大獲利的機率較低,實際交易時仍需留意資金控管。避免流於「賭博」一詞,否則就失去選擇權的原意了。

選擇權買方該怎麼交易?

看懂T字報價

剛開始接觸選擇權的交易人剛看到它的介面都會有:這是什麼的疑問? 而不論用手機還是電腦下單,選擇權的報價畫面都是長這樣,中間為履約價,因為看起來像一個T,所以就叫做T字報價圖,左邊是看漲的買權(CALL),右邊則是看跌的賣權(PUT)。

二、選擇要交易的商品以及月份

一般交易台指選擇權就點選「TXO台指」,再來選擇要交易什麼週期的選擇權,再上面連結的文章有寫過,選擇權有「週選擇權」與「月選擇權」。
週選擇權顯示12月W1:表示12月份第一個禮拜三到期的選擇權
月選擇權只會顯示12月:固定每個月的第三個禮拜三到期結算
(有週選沒有月選 ; 有月選就沒有週選)

三、決定市場方向

以買權來說,是看漲的人才會買進買權。
假設買進履約價12500的買權代表意義是:若結算當天加權指數收在12500以上就會獲利 ; 同理若買在12600點,則只要加權收在12600點以上亦會獲利。

不一定。因為現在加權指數雖高於買的履約價,但不代表以後也是會如此,且選擇權的時間價值會逐漸流失 (關於時間價值本文下面會有更詳細的描述)。

價外選擇權代表「履約價高於現在的加權指數」的選擇權,因為現在加權指數雖低於買的履約價,但不代表以後也是會如此,且價外的選擇權價格會比價內選擇權來的低 (成本低的優勢)。

交易選擇權小建議

  1. 初次交易選擇權,可以先買方當起。
    第一次就做賣方也是可以,但買方風險有限,以新手來說的話先適應選擇權規則,更適合試單。
  2. 避免交易成交量很少的選擇權 (建議新手交易週選)。
    成交量很少的商品,會有流動性問題。流動性不佳的選擇權,可能會在想買的時後買不到,想賣的時後無法出場。
  3. 避免交易超價內或超價外的選擇權。
    不建議交易的原因是超價內選擇權成本太高,會失去選擇權槓桿的作用,超價內及超價外則因為成交量過低,會有流動性風險。
  4. 交易選擇權不一定要放到結算,可以隨時出場。
    不少人誤以為交易選擇權就是為了要放到結算,其實不是,交易選擇權也可以隨時出場,不能因為選擇權買方風險有限就放著不管,如果行情走勢已經跟進場時不一樣,就要果斷出場執行停損或停利。

選擇權損益怎麼計算?

當日沖銷

假設BC12月W4 履約價13900點,買進時權利金50點,後來跟著趨勢來到64點賣出平倉,獲利即64–50=14點 ; 如果看錯方向指數下跌,權利金剩下42點的時候平倉,損失就是42–50=-8點。

持有到結算

若不是當日沖銷就要考慮一下時間價值會隨著快到結算日而流失遞減。假設BC12月W4 履約價13900點,買進時權利金50點,持有到結算時,指數收在13986,那獲利就是13986–13900–50點成本=36點 ; 如果收在13860(履約價13900以下),因為沒有時間價值也沒有內涵價值,所以權利金歸零,虧損50點。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