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兩行程式碼完成均線交叉策略」我們幫大家建立了學習PowerLanguage的信心,並用最原始粗糙的語法舉例兩行就可以寫出一個均線,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正規地學習PowerLanguage,接下來兩篇要紹讀者認識PowerLanguage的基礎知識,包含腳本運行邏輯、程式基本組成元素、程式結構等等。
註1:在策略屬性設定裡有一欄「策略運算最大使用K棒數量」預設值為50,這個意思就是說圖表的前50根K棒是用來做前置運算用,不會執行程式腳本。為什麼需要這樣的設計,理由很簡單,想像我們要算10日均線,第1根K棒沒辦法計算,只要在第10根K棒才能算出10MA,因此前面9根就保留不跑腳本,稱為「策略運算最大使用K棒數量」。
註2:如果是開IOG(IntraBar Order Generation)則是每個Tick都執行一次程式碼。
【警語】: